2022年冬季或許也是鋼材市場的寒冬,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
周末兩天我看了許多關于國慶節前和節后鋼材價格走勢的預測文章,對一些文章中的觀點確實不敢茍同,雖然很少有人提及“金九銀十”了,但是看好后期走勢的人也不在少數。
由于最近以來焦煤和焦炭價格走勢堅挺,分析文章也很多。周末大部分市場人士主要是針對鐵礦石和鋼材成品價格分析得比較多一點。
一、進口鐵礦石價格是否還有下跌空間?
有分析師認為,進口鐵礦石價格從年初的1000元/噸下跌到上周末的750元/噸,當前國內鋼鐵產量一直居高不下,鐵礦石需求還會保持較高的水平,鐵礦石價格易漲難跌。
真的是易漲難跌嗎?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占據了鐵礦石銷售成本近一半的海運費用,目前集裝箱船運價已較去年高點下跌超過60%,散貨船運價因為煤炭等能源需求旺盛,跌幅不大。但隨著石油價格的下跌,煤炭需求相應也會減少,海運成本亦會減少。
其次是美聯儲加息的影響會深度影響包括鐵礦石在內的大部分工業原材料價格,不要忘記了,上一輪美聯儲實施緊縮貨幣政策后,國際鐵礦石價格跌至40美元/噸以下,截至9月23日,新加坡鐵礦石掉期指數報收96.3美元/噸。
第三個原因是全球鋼鐵產量的逐步下降,隨著我國鋼鐵產量的下降,以及經濟衰退風險的加劇,鋼鐵產量下降趨勢難以扭轉,據數據顯示,8月份歐洲產鋼大國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鋼鐵產量分別下降54%、30%、16%,為近20年來所罕見。
二、今年四季度鋼材需求會較大的改善嗎?
許多分析師指出,10月份以后會有更多的宏觀利好消息釋放,“保交樓”政策也在逐步推進,鋼材需求會有較大的改善。另外,由于鋼鐵原材料價格高企,鋼材價格有生產成本支撐,下跌空間不大。
從年初以來,宏觀利好政策層出不窮,為什么鋼材價格沒有上漲反而出現較大跌幅呢?根源還在于房地產,現在的問題不是三道紅線抑制了房地產開發,而是兩年來的疫情導致老百姓手中沒錢,不敢買房。
對于鋼鐵行業來說,帶來的后果就是鋼材需求的大幅下降,而且下降趨勢越來越明顯,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今年以來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和房地產企業土地購置面積的腰斬,將直接影響著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建筑鋼材需求。
此外還有天氣方面的原因,中秋已過,冬天還會遠嗎?隨著冬季的到來,北方大部分地區也將迎來寒冷的冬天,全年鋼材需求的淡季也在步步逼近,下半年鋼材需求也會大打折扣。
市場有樂觀派,當然也會有悲觀者。周六晚上聽了一場對于下周鋼材市場價格走勢分析的直播課,其中,有一位分析師說,如果經濟下滑趨勢無法得到實質性的改變,那么,2022年的冬季或許也是鋼材市場的寒冬,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呢?
上一篇:速來圍觀!民營鋼企哪家強?